您的位置::歙县农业网 >> 香花毛兰

青海荒漠化治理助力三江源保护槭叶石韦

时间:2022年08月24日

青海荒漠化治理助力三江源保护

从参加工作起,蒋志云一直在和沙子做斗争。  52岁的蒋志云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自然资源局三江源办公室主任。该县土地总面积997.4万亩,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达342万亩(沙漠面积142万亩),分布在木格滩及周边地区,涉及全县6个乡镇。  上世纪中叶前,当地木格滩和黄沙头周边沙漠每年以5至15米的速度扩展蔓延,每年近3000亩的草地耕地被沙漠吞噬,有些牧民为了生存赶着牛羊举家迁徙。  藏族牧民拉则加说:“以前风沙特别大,我们的草山被沙子覆盖,牛羊吃不上草,沙漠旁边的公路也被沙子堵住了,那时特别恨沙子。”拉则加说。  上世纪90年代起,贵南县政府确立了以治理沙漠化土地为重点的生态治理措施。20多年来,累计投资超过13亿元,治理沙漠化面积166.5万亩,其中人工治沙造林110万亩,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谈起当初治沙时的艰辛,蒋志云依旧眉头紧锁。  蒋志云说,以前技术滞后,参与治沙的人也少,政府就发动当地百姓参与治沙,“当时先是培训技术员,然后技术员再把治沙技术手把手教给百姓,当地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治沙工作中。”  “高温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那时沙地地面温度能达到近60摄氏度,有时一阵雨过后,沙地上又潮又热,雾气在蒸腾,我们就像待在桑拿房一样,谁能想到在青藏高原中暑的人这么多!”蒋志云说。  蒋志云回忆,那时有些民工穿着胶底的鞋,由于高温,干完活儿回家时鞋底都被粘在地面上,和鞋面成了两截,“很多工人回家没鞋穿只能先用绑苗子的绳子把鞋拴住,特别狼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在和沙子做斗争。”他说。  如今再到贵南县木格滩和黄沙头沙漠时,杨树、沙棘、乌柳等树种让荒漠披上了绿色外衣。牧民高兴地说:“做梦都不会想到,以前‘随便欺负牧民’的沙漠现在稳住了。”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大部分省域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化土地面积达1.87亿亩。青海是“三江之源”,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关系全国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青海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结合,采取“造”“管”“封”等综合措施,厚植绿色基础,扩展生态空间。五年来,投资210亿元,完成营造林1275.7万亩,义务植树7500万株,仅2017年青海营造林规模突破400万亩。  克图,原是青海湖东北岸一片沙区。通过40多年的治理,原本风沙肆虐的克图地区实现了沙漠变绿洲,在青海湖北岸的风沙线上筑起了一道长8公里宽3公里的绿色屏障,遏制住了沙丘向东蔓延,确保了青海湖核心区域的生态安全。  克图沙区位于青海湖环湖东路一侧,如今这里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繁茂喜人的林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国有林场场长党永寿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满眼黄沙的流沙区。由于距离青藏铁路直线距离仅100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一夜之间,铁路就被风沙埋没……  “我们这里一般吹的都是西风,每年沙丘以5米的速度由西向东移动。”党永寿说,由于沙丘前移影响青藏铁路和环湖公路,铁路和公路部门每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清沙护路。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没有任何参考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几代林业人反复钻研,试验成功了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沙障+植苗种草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先进实用技术,在高寒沙区走出了一条成活率高、见效快的治沙造林新路子。  海晏县林业站站长马文虎说,针对造林树种单一的实际,他们四处学习请教,不断试验探索,掌握了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成功引进并大面积推广,填补了高寒沙区造林无常绿树种的空白,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乔、灌、草结合的自然沙漠生态系统。  站在克图望绿亭上向西眺望,原本黄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已然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记者 吕雪莉 李琳海)

甘肃mpp电力管价格mpp电力管厂家MPP电力管

定制钢格板密型钢格板厂家直销

饮料均质机厂家非标定制

宏凯盛工厂批发喇叭网尼龙网PVC量大从优

新疆玻璃钢化粪池乌鲁木齐隔油池

甘肃铝塑板岗亭销售甘肃荣高门业供应

石料厂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ms250兴运简述刮板输送机组成

山东青石板材多尺寸多规格可选铺路用青石板材防滑地铺石

赛诺防水别墅地下室防水堵漏

有轴螺旋输送机上料机六九重工无轴螺旋送料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