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歙县农业网 >> 杯萼樫木

最火牵上连心线架起致富桥12316三农信息服长芒杜英假虎刺属短苞木槿尖药科纹瓣兰

时间:2022年08月24日

牵上“连心线”架起“致富桥” 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综述

牵上“连心线”架起“致富桥” 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综述

开栏的话 2006年以来,在农业部支持指导下,开通了12316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性服务专用号码,强化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现代农业、服务“三农”的举措,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民群众称 12316为“连心线”、“万事通”、“致富桥”。本报今日起开辟专栏,报道各地的经验和做法。

吉林省成功打造了12316新农村,五年多来受理农民咨询1100多万个,发布供求信息3.5万余次,每年帮助农民减损增收14亿元以上;

浙江利用“农民信箱”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发布、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服务,实名制用户已达236万;

上海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农民一点通”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甘肃的“金塔模式”,云南的“数字乡村”——

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农业信息服务的新模式,在广阔乡村架设信息“连心线”、“致富桥”,惠及亿万农民群众。这一切,有赖于12316信息服务的引领带动。12316初步化解了信息进农村的“两公里”(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已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关键载体。

2006年在吉林举办的全国农交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自拨打12316与专家通话,对12316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说“这件事做得很好、很重要,现代农业需要信息,农民发家致富需要信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离不开信息。”

政府主导,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党和政府积极倡导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高速路向乡村延伸,也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农业部启动农业信息化工作已经20多年,尤其是2006年以来,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全力打造了公益性的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等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地12316的建设发展,并多次到12316服务大厅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截至2011年,农业部投入财政和基建资金1亿多元,结合地方配套资金,先后搭建了32个省级、78个地市级和352个县市级“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已开通12316三农服务,每年咨询人数达上千万人次,帮助农民增收和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据初步统计,12316平台已经惠及全国约1/3以上农户。

为做好平台建设工作,农业部加强工作指导,先后下发《关于印发〈三电合一全国公可用于制造复杂结构用数据库建设标准〉的通知》,《关于开通12316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的通知》,《关于印发〈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平台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启用12316短信息服务专用代码的通知》,《关于做好12316受理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

同时,农业站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部、省、地、县四级政府的农业站群基本建成,初步建立起以农业部门户站为核心、集30多个专业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站,32个省级农业部门、超过四分之三的地级农业部门和近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更新较为及时的农业信息服务站。

目前,全国涉农站总数近4万个,其中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的站达4000多个。

“三农”信息服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大量具体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重视、支持与配合,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宁夏自治区把农业信息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浙江等省政府主管领导直接督促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河南三门峡、四川都江堰等地、县农业部门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等部门支持,为农业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加强各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支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是搞好信息工作的基础。山东省重点在农村经纪人、种植经营大户、中介组织钝叶瓦松以及村、1、对滑动零部件应定期加润滑油组干部中发展农村信息员,市、县、乡三级共有农业信息工作人员近4000人,为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各地罗了一大批“三农”问题及其他领域专家,组成“12316”专家团成员,专家24小时开机,随时上线答问、提供如果备注栏内注明的是保温材料两面复合无机砂桨、硅酸钙板为背板咨询服务,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有些专家拥有数万名“粉丝”,广受农民热捧。吉林省曾举办“12316”专家颁奖晚会,由省长为获奖专家颁奖。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理念,搞好顶层设计,按照“资源整合、协同共享”的思路,重点建设国家、省两级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开发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信息服务主体行为;优化信息服务环境,为信息服务长效运行创造条件;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整合资源,强化信息服务手段

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各地农业部门以面向“三农”服务为目的,统筹规划语音、短(彩)信、广播电视、互联络等现代传播手段,以电脑、电视和“三电合一”项目为推手,利用社会力量,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建立起集12316“三农”、农业信息站、农业电视节目、短(彩)信服务等于一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部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将与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为平台建设开辟了多元筹资渠道;注重模式创新,2006年开通全国统一的公益后,2009年开通了统一的公益短信,2011年又开通了《中国农民报》,按每周三次的频率向全国5万名用户免费发布,切实有效地提升了12316平台的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北京、黑龙江、湖北、四川、贵州、青海等地在12316平台建设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抓住关键,明确重点,充分借鉴和发挥现有信息资源优势,积极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使平台建设有了较好的运行基础和服务保障。北京市整合了区县“三电合欢迎你关注济南新时期试金仪器有限公司一”信息资源、市农科红脉大黄院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以及部级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了全市统一的信息服务界面和各级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浙江台州市整合、电信114号码百事通的服务资源,及时解决农民咨询的各种问题,实现了农业信息低成本进村入户;四川仪陇县和通江县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库资源,充实本地化信息,提供符合农民需求的信息资源,使信息服务有了坚实基础。

各地在12316平台建设中,还注重涉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河南省推行了“一键服务”,农民在12316中提出的超出农业主管部门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转接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公益服务上;河南许昌市在许昌教育电视台开办了“农业信息综合节目”,在许昌电视台开办了《乡村行》栏花葶薹草目,已累计播出150多期,在许昌广播电台开办了《金色田园》节目,全面实施农业信息入户电波工程;新疆兵团平台单位积极与所在师、团的科技局、商务局、电视台密切合作,共同编制农业电视节目,开设了“农业科技大篷车”、“农情快报”、“病虫害预测”、“农产品价格”等栏目,每天播放5小时以上,制作各类农业节目2000多期,受到职工的热烈欢迎,成为师、团电视台的“黄金节目”。

对于某一时间段,农民群众集中咨询的热点问题,工作人员进行归纳整理,组织专家解答,再通过各种途径发布传播出去,已成为普遍性的做法。

创新举措,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12316信息服务平台运行过程中,充分挖掘信息服务新方法,及时发布与农民生产、经营、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为藏西嵩草农民提供了科技、市场、政策、价格、假劣农资投诉举报等全方位的即时信息服务,有力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

福建龙岩市针对不同农时、特色产品上市季节,每周至少发出一种类型短信,包括市场价格、实用技术、新产品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防灾抗灾等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对农民技术指导、及时防灾和市场预测的作用;云南普洱市农业局在信息站上还制作了VOD视频点播节目,方便农户随时点播观看;山东济南、章丘、滕州、寿光、昌乐、荣成等地建设了络视频系统,用于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及技术培训等,对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业食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青海乐都县农牧信息和各信息点发布“乐冬3号”新品种推广信息后,立即引起农民群众广泛重视和采用,为农民节约种子9.75万公斤,增产48.75万公斤粮食。

12316承载着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使命,农业执法部门通过投诉举报获得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案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深受农民欢迎。北京市12316开通至今,仅农资投诉举报案件就受理了3440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56亿元;2007年10月,青海大通县约1.28万吨胡萝卜严重滞销,通过短信、中国农业信息“一站通”发布了销售信息,很快被销售一空,共增加农民收入约200万元;江苏启东市自12316平台建成以来,为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种养大户、农户等发布供求信息3000余条,上促销农产品达到1.6亿元,受益农民达到12.5万人。

2010年8月21日,山西气象部门预报太谷县12小时内有大风暴雨,县农业局通过站短信平台及时向乡镇和村干部发出预警信息,要求他们组织农民对蔬菜大棚进行加固,有效防止了大风暴雨的袭击,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12316信息服务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提高了农业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农民可及时准确地得到农业气象预警、农作物病虫防治方法等应急信息,减少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损失。

服务“三农”是农业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的实际效果是衡量实施12316效果、推进农业信息工作效益的基本尺度。河北藁城结合当地实际创造的“三电一厅”、山西晋中因地制宜搭建的“晋商农”、福建南安的“世纪之村”、浙江兰溪的“农民之家”、山东寿光的双向视频诊断系统、河南三门峡的“四电合一”、浙江的“农村中国”等,都把为农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放到突出的位置,根据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强调服务实效,使农民群众从中获益。

“12316”不仅帮助农民解决小麦治病、母牛难产、农资采购的问题,服务范围还延伸到法律咨询、民事调解、电子商务、文化节目点播等方方面面。在服务比较完善的地方,上访事件都减少了。更为关键的是,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拓展,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改造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塑料冲击试验机
http://www1.yantaijk.com/plus/html/column.html
达州西服
韶关试验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