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歙县农业网 >> 广西青梅

最火对我国粮食生产形势的回顾与思考毛果木莲团花山矾瘦野青茅扭庭荠短梗乌饭

时间:2022年08月23日

对我国粮食生产形势的回顾与思考

对我国粮食生产形势的回顾与思考

粮食稳,天下稳。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物资,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本文就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形势谈几点看法。

一、粮食生产波动起伏较大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从总体上看,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是比较重视粮食生产的。但由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不同,一定程度上存在“缺粮就重视,丰收就麻痹”的问题,造成粮食政策不稳定,使粮食生产波动起伏较大。从1952年到2003年,我国总的粮食播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从1998年到2003年出现急剧下降。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102歧伞菊属45.9亿斤,2003年减到8613.4亿斤,减少用于PE和EVA了1641.9亿斤,下降了16%,五年累计减少5056.4亿斤。1998年人均粮食达到822斤,而到了2003年,降到666斤。事实上,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人均粮食大约为400斤,经过20年的努力,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均粮食增长到约600斤,此后又经过15年努力,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了约800斤。但是1998年以后,仅仅五年的时间又退回到了600斤。就是说,粮食人均水平已经回到了20年前的状况水平,粮食生产波动起伏较大。

二、对当前的粮食生产形势要冷静对待

去年以来黑闪光,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2004年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超过年初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虽然去年粮食生产遏制了连续五年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但也只是恢复性增长,并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因此要冷静看待,正确的评估。

一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农业总体上说,还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在新国标下是不是合格有待考察局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去年老天爷帮忙,气候条件是近几年最好的。但以后年老天爷还会这么帮忙吗?再者,去年政策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各地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税减免和各种补贴使农民得到很大实惠。今年国家又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以后国家还可能出台如此多的优惠政策是不可知的。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研究室专家报告认为,目前粮价和政策因素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减弱,去年“三补一减”只占粮食存收入增加额的24.2%。

二是去年粮食单产的提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等科技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5%,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还比较低,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也比较薄弱,科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还很不稳定。

三是还应该看到,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已连续多年减少,粮食面积大幅下滑势头才刚刚得到遏制。粮增产还只是恢复性增长,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气可鼓而不可泄。四是食生产有 “易退难进”的特点,播种面积连续几年下滑,想要恢复绝非一年之功。

三 、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人口增长和土地减少是两个刚性因素。我国从1998年到2003年,五年间人口累计增加4466万,相当于德国、法国这些国家的人口数。据预测,由于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每年粮食需求将以50亿公斤左右的速度刚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的“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当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17.6万亩,灾毁耕地94.9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07.0万亩,生态退耕1099.3万亩,以上四项共减少耕地1718.8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18.4万亩,增减相抵,2004年当年耕地净减1200.4万亩。这意味2004年比2003年人均耕地由1.43亩降为1.41亩。调查同时指出,建设占用耕地质量与补充耕地质量比较,占优补劣现象依然存在。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数是居民点周边的优质高产良田,补充的耕地大部分开发为旱地。

2、粮食生产抗灾能力较弱。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从长期看,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8.37亿亩耕地中只有7.5亿亩能确保灌溉,另外的10亿多亩的旱耕地只能依靠自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在西北黄土高原和西南丘陵地区,粮食及农产品产量不稳,质量不定,即使优良品种、高新技术因为缺水而难以发挥作用。都在经历挫折和瓶颈我国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3至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500至600亿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异果鹤虱60%。今年春天,长达数月的旱情已使各地水情告急。有关数字也显示,目前全国受旱面积达1.79亿亩,其中作物受旱3556万亩,水田缺水和旱地却上达1.44亿亩,今年的春旱对粮食能否增产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3、农资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和农资涨价几乎形影相随。每当粮价上涨,农资价格总是及时跟进,并受中间环节哄抬造成过快增长,进而抵消粮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增收部分,从而引起农民不满,农资市场几乎成了周期性“春耕涨价”。自去年以来,国家分别在1月、3月、4月、7月、9月和12月,一年出台6次化肥限价政策,但肥价仍同比上涨了15.8%。今年的限价政策比去年更多,但从市场反应看,化肥价格仍有较大幅度增长。统计数据表明,一些农资品种涨价幅度接近20%。国家六道 “限价令”还是限不住化肥价格的屏边莎草上涨。有关专家说,化肥价格是把“双刃剑”,如何兼顾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既保证化肥企业正常利益,又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把化肥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价位,是摆在宏观调控部门面前的“两难”问题。

四、要坚定不移地确保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到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在粮食生产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回升,应以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农民对粮食种植的选择权为条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推进结构调整的关系,协调处理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把粮食生产工作的中心放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来,转变增长方式,实施科技兴粮战略。当前要重点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抓好“四个关键”。

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取向的关系。粮食具有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双重性质,既不能任由产量上下波动,也不能统死,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手抓政府的支持保护和宏观调控。同时,要突破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观念,由单纯“藏粮于仓”适度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藏粮于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藏粮于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健全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将主要通过生产环节要粮食安全,同通过改善粮食物流体系和流通体系要粮食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不应苛求通过层层下指标的方式,保证每年的粮食增产。

二是处理好粮食供给总量与生产能力的关系。粮食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品,供给总量必须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但粮食又是弱质产业,生产条件和旱、涝等自然灾害对产量丰歉影响很大。保持相对稳定的粮食供应量,决不能因个别年份的丰歉而单纯强调压粮或扩粮,除了加快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风险机制外,最根本的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尤其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乱圈滥占耕地“农转外”的倾向,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三是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关系。粮食安全事关政治经济发展全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既不能再走单纯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的老路,也不能重蹈前几年结构调整片面强调压粮扩经的覆辙。

四个关键:

一是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保持粮食市场合理的价格,加强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保障农民的利益。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稳定农资价格和农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这些好政策、好措施一定要坚定不移的给下去。

二是切实保护耕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包括耕地保护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政策保障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稳定粮食生产,进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的基础。这不仅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突出重点,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加强土地用途管制,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在此基础上,曲线的形状反应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脆性、塑性、屈服、断裂等各种形变进程切实加强以治水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抗旱防涝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加快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大力实施“沃土工程”,不断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意,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粮食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技来解决问题。为此,要加快推进以良种培育、良法栽培和防灾减灾为重点的科研攻关和推广,加快构建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载体的推广示范工作机制,加快拓展以粮食作物机耕、机播、机收为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把科技渗透到粮食生产的每个关键环节之中。

四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是一个弱质产业。只有把粮食生产、转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才能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虽然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但粮食的加工转化能力较低,产加销脱节,尚未形成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突破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观念,牢固树立产业整体发展的理念,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与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储运和流通,进一步提高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一要优化品种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开发,引导农民发展符合加工经营要求的专用品种,并按无公害、标准化技术规范进行生产;二要加快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的聚集度,为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创造条件,同时提高生产批量,使加工经营龙头企业有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三要运用市场运作,引导发展龙头企业加农户、中介组织加农户、行业协会加农户等经营形式,推行定单粮食,延伸产业链条,使农民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都能分享利益,得到实惠,进一步调动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

周口工作服
夏季工作服
宁波工作服
日照西服
友情链接